
摘要:【更多精彩內容請下滑至文末查看】2020 年,中印加勒萬河谷沖突震驚世界。
盡管流血事件后,兩國外長通過電話,同意公正處理沖突,但邊境對峙仍呈 “白熱化” 狀態(tài)。印度上將納拉瓦內的回憶,為我們揭開了這場沖突背后的緊張局勢。
納拉瓦內上將在退役前擔任印度陸軍參謀長,在加勒萬河谷沖突期間,他身處前線,負責部隊調度與指揮。
2020 年 6 月 15 日,雙方爆發(fā)肢體沖突并出現傷亡后,納拉瓦內迅速調遣部隊,將印度特種部隊分散部署在拉達克東部班公措南岸附近的四個高點,并調配 T72M1 坦克增強火力。
然而,中方不會對印軍的行動坐視不理。
2020 年 8 月底,中方出動 99A 主戰(zhàn)坦克及部隊,前往拉達克東部實際控制線沿線的熱欽山口與印軍對峙。
這一舉動讓納拉瓦內極為緊張,他預判中印爆發(fā) “關隘爭奪戰(zhàn)” 的可能性大增。
為避免局勢失控,納拉瓦內緊急致電時任印度國防部長拉杰納特?辛格,請求政府迅速決策。
在等待辛格回電的過程中,納拉瓦內思緒萬千。
當電話鈴聲響起,他得到的答復卻是,莫迪、辛格等人將 “是否開火” 的決策權,完全交給了他。
納拉瓦內面臨著艱難抉擇。
他深知印軍與解放軍之間存在顯著實力差距,一旦印軍有所異動,解放軍必將果斷行動,全殲印軍。
考慮到印度政府和軍方慣有的甩鍋作風,納拉瓦內斷定,若印軍被全殲,他將成為替罪羊。
于是,他立即向時任印度陸軍北方軍區(qū)司令的喬希中將強調:“我們不能首先開火,這會給中方提供開戰(zhàn)理由,導致事態(tài)升級……”
在納拉瓦內的命令下,印軍 T72M1 坦克前移至山口前坡,壓低炮口防備。
同時,納拉瓦內積極嘗試與中方一線指揮部取得聯系。
經過一番努力,他終于與中方一線指揮員柳林少將通電,并提出雙方冷靜、避免行動的建議,還約定盡快會面商討后續(xù)事宜。
最終,緊張局勢得以緩和。
納拉瓦內回憶稱,局勢在中方的冷靜應對下逐漸緩解。盡管他的決策避免了中印交火,但卻引發(fā)了印度國內軍政階層的不滿,甚至有人指責他 “瀆職”,這或許也是他在 2022 年選擇退役的重要原因。
加勒萬河谷沖突雖已過去,但它提醒著人們,和平來之不易,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維護。
中印兩國作為鄰國,通過對話與合作解決分歧,才是確保地區(qū)和平與穩(wěn)定的正確道路。